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十五章 战果辉煌
    赵五是土生土长的金安人,从他爷爷辈起,就一直在码头上讨生活。

    靠着上下货的体力活,养活了赵五他爹和几个叔叔。

    后来他爹又靠着码头上的活计养活了赵五和他的姊妹。

    赵五长大成人后,便也和他的爷爷爹爹一样,成为了金安码头的一名搬运工。

    虽说有些苦,可老百姓们的日子不都是这么过的嘛?

    好在金安码头还算是比较繁华,赵五的收入虽然不多,但是养活一家老小还是不算问题。

    再加上他婆娘在赵主簿家做帮厨拿的钱,小日子过得还算滋润。

    不过由于他的婆娘在大户人家里做帮厨,便没有时间为他送饭,所以每天的三顿饭,赵五基本都是随随便便应付一下了事。

    自从这百福楼做起了早点生意,赵五就把早饭安排在了这里。

    两根油条,一碗杂碎汤,或是一个煎饼果子,一碗豆腐汤。

    不过五个大子儿,但是油水足,比以前吃三个馒头还顶饿。

    今天听说这百福楼又做起了什么“快餐”,所以便寻思着过来看看。

    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尽管他已经来的够早了,但前面还是排了几十个人。

    队伍一直弯弯曲曲的排到了街上,赵五想着来都来了,也只好缩在屋檐底下的荫凉处继续排了下去。

    好死不死,轮到他时,他正好是第五十一个。

    不过这里的掌柜发了话,除了免费的五十人之外,其他人的饭钱只收一半,赵五想着这样一来自己也还吃得起,便摸了摸兜里的几个铜板,来到了拿餐具的地方。

    这餐具很是奇怪,是一个高一寸,宽一尺的四方形木盘,盘子里还有几个隔断,将木盘分成了大小不一的几个格子。

    赵五拿了盘子,便跟着队伍沿着那长柜台走去,就看见十几个大瓦盆放在那里,每个瓦盆里都装着一种菜,有冷有热,有荤有素。

    素菜都是白菜萝卜等常见的蔬菜,荤菜则是一些猪头肉、猪下水、猪杂、羊杂、鸡脚、鸭脖、翅膀尖等下脚料。

    怪不得敢说出“三个大子儿吃饱,五个大子儿吃肉”,闹了半天是这种肉……

    不过赵五对于吃这些东西也不抵触,天天**肉,那是皇帝过的日子,普通人家哪吃得起?

    平时家里的孩子嘴馋了,自己也不过就是去买点这种下脚料回来打牙祭。

    至于精肉,那是只有逢年过节才舍得买的。

    赵五取了餐具,自有伙计为他打了米饭,米有些陈,但是分量却世够够的。

    打完了饭,赵五便来到了打菜的区域,十几个菜盆被分成了三个区域。

    每个区域前都挂着一面小木牌,上面画着铜钱的图案,分别是一个到三个不等,显然是代表菜的价钱。

    赵五看了看,点了一个水煮鸡毛菜,一个黄豆炖猪头肉。

    赵五打完了菜,在心里算了算,这两个菜一共是四文钱,只收一半,那就是两文钱,倒还能接受。

    打完了菜,前面就是收钱的地方,赵五摸出了两文钱付了账,那收钱的伙计却指着旁边的一个大瓦罐说道:“这里有汤,需要的可以自己舀,不要钱。”

    竟有这样的好事?

    赵五觉得这百福楼的掌柜要么是真正的大善人,要么就是脑子坏掉了。

    不过有便宜不占王八蛋,他赶紧拿了个木碗,给自己舀了一大碗青菜鸡蛋汤。

    虽然这汤稀得几乎能看到桶底,但反正不要钱,不喝白不喝。

    打完了汤,这一整个流程就算是走完了。

    赵五往大厅里一看,那些跟案板似的长桌已经坐的七七八八了,而仅剩的几个空位旁却坐都着平时和自己不太合得来的家伙,一时便有些踌躇,不知道自己该坐到哪里好。

    “这位客官,咱们楼上还有位置。”

    听了伙计的话,赵五如蒙大赦,赶紧端着盘子往楼上走去。

    上了楼,才发现这楼上的布置和楼下如出一辙,于是便找了个无人的空桌,开始吃了起来。

    说实话,味道也就那么回事。

    赵五的婆娘是赵主簿家的帮厨,多多少少也跟着赵家的大厨偷了点师,所以做出的饭菜还算可口。

    才吃了没两口,赵五就觉得这厨子的水平似乎比自己的婆娘还差点,在正经的酒楼里,这厨子估计混不下去。

    不过,这“快餐”用来填饱肚子却是在合适不过了,有荤有素,油水又足,还不算贵,最关键是来了就吃,吃完了盘子一扔就可以走,也不耽误做事。

    “要不?以后就在这儿吃快餐算了?”

    头一天卖快餐,把百福楼众人累的够呛。

    这一整天进进出出、上上下下,风风火火地跟打仗似得。

    不过战果也很辉煌,中午和晚上一共卖出去了差不多三百份快餐。

    虽然没赚到钱,但却代表这门生意确实是可行的。

    而且马小四也问过许多食客,都表示吃这快餐比吃冷饭馒头强多了。

    只要百福楼真的能一直这么便宜,那么他们以后就来这里吃饭。

    白玉锦这才算是放下心来。

    但是现在每天来百福楼吃饭的人足足数百,而酒楼的伙计和帮厨加起来也有了十好几个,这后院虽然不小,但是干起活来难免磕磕绊绊。

    第二天,秦钰便找去了牙行,请他们帮忙说和,让白玉锦将紧邻着百福楼的一处小院也买了下来。

    然后再将两处院子打通,这样一来,新买的院子就可以专门住人,而百福楼后面的院子,就全部用来当做后厨和储物室,干起活儿来总算是没有那么乱了。

    就这样过了七八天,百福楼的快餐生意稳步上涨,除了码头上的那些船工,也有很多在城里做工的人也选择了来百福楼吃快餐。

    现在百福楼每天两顿卖出的快餐差不多有五六百份。

    而且百福楼还可以送外卖,只需要提前来预定就行,当然了,每份外卖得加一文的配送费,这样的外卖每天也有两百来份。

    这样算起来可以卖差不多四两银子,再去掉买菜的成本,差不多能剩下二两多银子。

    虽然比秦钰想象中的少,但是在白玉锦看来,已经十分的了不起了。

    秦钰手脚大方,白玉锦是知道的。

    上次她发给秦钰二两银子的薪水,一转眼就被秦钰拿去城里最高档的“泰和楼”吃烩鱼去了。

    听同去的宝儿说,他不光将二两银子的薪水花了个精光,自己还倒贴了一两多银子。

    听宝儿说了之后,白玉锦差点没怄死。

    所以她越发的肯定这个“白展堂”一定曾是某个大家族的子弟,只不过现在不幸落魄了而已。

    白玉锦给秦钰算了笔账:百福楼的早点生意每天差不多能赚一两五钱银子,中午和晚上的快餐可以赚二两多,这加起来,百福楼一天就差不多可以赚四两银子。

    以目前的粮价,一两银子可以买两石五斗精米,也就是说,百福楼每天赚的钱,足足可以买上十石精米。

    而金安城外那些上好的水田,一亩也不过才十两银子,以现在的百福楼,两三天就可以买上一亩地。

    “咱家隔壁那黄掌柜的杂货铺,够大吧,一个月也不过只挣七八两……”

    “有这么多么?”听了白玉锦的话,秦钰一惊。

    忽然想到自己的那块岩州玉的龙纹玉牌还在当铺里当着。

    当初说的是押期一月,现在显然已经过了期,就连当票都被自己一不注意拿去擦屁股了……

    “靠,亏大发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