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897章 第二个万顺广场地址确定
    杨华甚至已经决定,等这次回英国后,一定要和自己父母家人,说一下他这次的所见所闻。

    他们一行人从来到华国到离开,总共用了八天时间,在这段时间里,陈广生一直都全程陪伴。

    给他们都留下了非常良好的印象。

    郑长青的这篇,关于h2合成金属的文章,也被布莱克给带了回去。

    至于能不能顺利在全球科学杂志上发表,这个他没有给明确答复,毕竟此事他一个人说了也不算。

    全球科学杂志一个月才发一刊,每次会登十篇内容,但面对的却是全球的科学家。

    所以每一篇文章,都要经过反复讨论,评估之后才可以刊登的,这才能体现它的权威性。

    事情已经做完,接下来陈广生要做的就是等。

    “陈董,正好现在大家都在,我们是不是要讨论下第二个万顺广场的事了。”

    这是万顺地产目前的头等大事,对于整个万顺集团也同样如此。

    七二区的万顺广场,自从正式对方开放以来,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万顺广场现在甚至成为了,七二区乃至整个郑市的标志性建筑。

    比如外地人来郑市了,都会问一句“你们这是不是建了个万顺广场啊?

    听说里面啥都有。”

    当地人回很骄傲的告诉他们。

    “对,全国目前就我们这一个,那里头可漂亮了,东西也不贵,还有大超市。”

    这些人的脸上,都带着浓浓的自豪,可以说因为一个万顺广场,不仅直接盘活了七二区的经济。

    更是让整个郑市都跟着沾光,足以称的上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这段时间以来  ,有很多地方都对我万顺集团发出了邀请,希望可以在他们那建设万顺广场,各种政策都是最大限度放宽。

    比如津市,南圳,冀北省,徽州省等等。”

    万顺集团目前也有这个打算,正所谓趁热打铁,如果他们不抓紧时间,其他人可不会傻傻的等着。

    “这个我已经和浙省这边提过了,第二个万顺广场肯定要留在浙省,至于第三个的话,估计要到年底才能开展。”

    陈广生的办公室里,他给陈明还有胖子分别散了根烟,一起讨论这个事。

    按照万顺集团今年的规划,就是开设两个这样的万顺广场。

    “董事长,这个我倒没意见,不过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个大问题,就是公司的资金恐怕很紧张。”

    修建一个万顺广场,可不是盖一两栋房子这么简单,这里头还牵扯到拆迁,再建设等一系列的问题。

    投入可是相当大的,就七二区的万顺广场,当时都投资了三十二个亿,这当中有一部分,还是陈广生从神风集团那边骗来的。

    否则就凭他们自己想要完成,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个问题陈广生也考虑过,如果他现在放出话出去,肯定会有很多人找上门来,愿意出钱来投资。

    毕竟它已经体现出了其价值,可如此一来,这些人肯定要占股。

    这不就等于风险自己扛着,让他们白白得好处吗?

    陈广生是绝不会答应的。

    “我们可以考虑从银行贷款。”

    胖子突然说了一句,这么多钱找人借肯定是不现实的。

    这段时间他都在港城搞金融公司,同时也在努力的学习相关知识,这要放在以前,他是想不到这点的。

    陈广生有些惊讶的看了他一眼,然后看着陈明开了句玩笑。

    “瞧瞧,咱们这钱董现在是越来越有眼光了,不错,我也是这么想的,这些资金我们只能通过银行贷款来解决。”

    别说三十个亿了,就算是十个亿,万顺现在想要一口气拿出来也很吃力,毕竟他们今年又投资了不少项目。

    这么大的公司需要运转,公司账上不可能留这么多资金。

    “这么大额的资金贷款,想申请下来恐怕有些难度,而且利息相当高。”

    陈明若是有所思的道。

    现在很多地级市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十几二十亿,所以他们想从银行里贷几十个亿出来,这是非常困难的。

    毕竟贷款模式进入华国,也没多久的时间,许多银行一口气,也是拿不出这么多钱的。

    “这件事我自有办法,几十个亿虽然很对,但我们公司实力在这,银行贷款也属于他们的一种投资。

    这些人不可能不放款的,再者说,此事我可以请省里出面,毕竟我们万顺广场要落户在这。”

    这方面陈广生倒不是很担心。

    “行,既然这样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前些日子我陪阳市的包市长,去省里申请了两个亿地下排水系统建设资金,当时就是靠着万顺广场谈下来的。

    这地方我们建在哪,是杭市还是阳市,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这两个地方陈广生也有些拿不定主意,说实在话,他觉的杭市更加适合。

    毕竟杭市是浙省的省会,这里不论是常住人口,还是经济发展,都要比阳市强不少。

    如果建设在这,到时所能产生的效果肯定更好。

    至于阳市可以是可以,但相较而言会差一些。

    “董事长,我个人建议建在杭市。”

    陈明立刻给出了自己意见,至于理由就是客观上的这些东西。

    阳市这几年,经济虽然发展的也不错,但是有个非常显著的劣势。

    就是在人口上,根据96年政府公布的数据,阳市的常住人口是二百六十多万,放在全国而言也是中下水平。

    杭市则有五百一十多万,几乎快要是阳市的两倍了。

    这种大型商场,最重要的就是人,阳市也不像七二区那样,处于整个郑市的中心位置,有着四通八达的交通。

    他们这是几十个亿的大项目,可不是在做慈善,这些因素是他们必须要考虑到的。

    “胖子,你认为呢?”

    “我同意陈明的看法,从任何方面来说,建在杭市都最好。”

    “好,那就这么定了,明天开会我就提出来,然后报给省里面。”

    陈广生从来不是个脱泥带水之人,他们三人做为公司的绝对核心,一旦商量好的事,基本可以代表公司的决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