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章 本县官吏很特别
    村子并不算多,零落的民居散在各处,炭火味四处飘散,挥之不去。

    陈主簿却心劲十足,各家各户都要转上一圈。

    连带着方晨,也不能逃脱,被他抓在手中,无论如何都无法挣脱。

    许久之后,方晨实在有些疲乏,“主簿,看一户与看十户有什么区别吗?”

    在方晨眼中,所有民户都没什么区别,贫穷、破落、四处透风,若是换到后世,只怕连集装箱都不如。

    可陈主簿对此却十分满意,“你不懂,不懂啊!”

    陈主播兴致高昂,不时便会大笑几声。

    方晨很怀疑,这位主蒲年纪轻轻,看上去也才三十出头,难道患上了精神疾病?

    好不容易到了午时,方九爷过来请陈主簿吃饭,这才使得二人停下闲逛的步伐。

    聚在村东头,无论是村民,还是随主簿而来的衙役们,都围坐在几处大锅前。

    锅中煮有鱼汤,数条大鱼投入锅中,熬得雪白浓稠,让人食欲大开。

    陈主簿捧着一大碗鱼汤,并未着急张口吞咽,而是将碗中鱼肉尽数挑给方晨。

    “主簿,我吃不下这些。”

    “没事,你要长身体,多吃些才好。”

    不由方晨拒绝,陈主簿碗中的鱼肉,尽数“挑”给方晨,这才停手。

    美滋滋喝了一口鱼汤,陈主簿笑道:“人间极乐,非此莫属!”

    方晨心中又多了几分好奇,面前这位主簿,带给他的感觉实在太奇怪了。

    身居主簿一职,相当于后世的县级领导。

    为人书生气十足,却不见傲骨外露,与人交谈,和善如风。面对平民百姓,不显官威,甚至言语间还带着几分客气,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官吏?

    看不出半点官员的模样,说是小吏,却也不见小吏那般奸诈嘴脸。

    喝完了鱼汤,陈主簿随地坐下,面对方晨眼中的好奇,轻笑道:“娃儿可是奇怪,我这主簿为何行事如此古怪?”

    方晨点头,“你和我想象中的官吏,截然不同。”

    陈主簿听后哈哈大笑,笑声十分爽朗。

    “莫非我是那奸诈嘴脸,搜刮民利,专为利己的官员,方才能如你所想?”

    方晨尴尬一笑,颇有一种被人拆穿的感觉。

    陈主簿继续道:“大宋难,百姓难,官家更难。我等有志之士自当报效于国,腹中学识尽用于民。唯有百姓安,方才能天下安。”

    这一刻,方晨愣住了。

    “陈主簿......你是哪一年穿来的?”

    “什么?”

    “额,没事......”

    他还以为碰到“同行”了,如此先进的思想,广阔的胸襟,实在让人无法想象,他竟是小小一主簿?

    看到陈主簿,方晨总感觉看见一位“大公无私”的有志先烈一样。

    陈主簿摸了摸方晨的小脑袋,看着四周正在品味“大餐”的百姓与压抑,叹气道:“若非钱大人,陈某早就饿死在家中,更别提能有今日这般。”

    “知县大人?主簿多有提及,莫非这位钱大人有何超乎常人之处?”

    “哈哈,你这娃儿,当真有趣!若是想听,我便与你说道一番。”

    “洗耳倾听。”

    “听你言语,可曾读过书?”

    “少有,家父曾有教导,奈何小儿顽劣,少有熟记。”

    陈主簿略显不满,“日后自当饱读圣贤,不负汝父之心!”

    方晨无奈,这一刻的陈主簿,颇有些严师之像。

    “方晨记下了。”

    陈主簿这才放过方晨,继续道:“钱大人,他可不是读书人。”

    “啊?不是读书人?难道是行军打仗的将军吗?”

    方晨对于宋史稍有了解,若非读书人,想要得取官位,十分不易。

    知县这个位置,看上去是在最底层,实际则不然。

    根据宋朝史书记载,可以很明显发现。

    科举选拔出的人才,都会在第一时间下放到各县之中,任命知县一职,三年期满方才调回京中。

    知县之位,更像是用来积累“政绩”的历练之所。

    这位钱大人,并非读书人出身,却能身居知县,颇为蹊跷?

    陈主簿继续摇头,“说来可笑,钱大人是商贾出身?”

    “商贾?不是说商人低贱,何以为官?”方晨更加吃惊,古代对于商人,有一种近乎本源上的排斥,怎可能让一商人为官?

    对此,陈主簿并未着急,而是耐心给方晨解释,“钱大人出身商贾,纳粟为官,任知县已有三年。”

    “捐官?”

    “确实如此,但你千万不要小瞧了钱大人,本县贫苦,在旁人眼中可是避之不及的霉头。钱大人到任后,却多番鼓励我等读书人,以私财相助,使得我等众学子免去求学无路之苦,凡县学子弟无不称其为先生。”

    方晨更加诧异,古怪的主簿,更古怪的知县,这还是他熟识的宋代吗?

    若是宋朝各地官员皆如这般,金人是怎么攻占开封府的?开挂了?

    “钱大人常言,百姓者,乃无源之水,若不善加引导,怕有覆水之患。可惜,如此大才,却因其出身,始终不得升迁,实乃大宋之失,我等读书人之过也!”

    略显失态的陈主簿,终于让方晨看到了几分宋朝读书人的样子。

    宋朝的读书人,好以家国论文章,言谈举止颇有夸张。

    似这般“大宋之失”,不正是“他们”经常说的话吗?

    方晨问道:“主簿是说,知县大人因为商贾捐官得来的官位,很难会有升迁的机会?”

    陈主簿默然点头,方晨隐隐松了一口气,这才是他认识的大宋啊!

    刚才他差点以为自己穿越错地方了,来到了一个平行且古怪的大宋。

    “这些年走出吴县的秀才、童生,何其多也,可又有谁?愿意为钱大人美言两句?终究还是当了忘恩负义的小人,有辱斯文!”

    “主簿?”

    “失言了,唉......”

    陈主簿摇头苦笑,不知为何,今日竟会在一小童面前失态,陈主簿只当是心中瘀结积压太久的缘故。

    方晨一旁给他取了些水,看着他喝下。

    “娃儿,你可愿随我一同返回吴县?”

    闲谈结束,看了看天时,是时候上路了。

    陈主簿对方晨发出了邀请,方晨却摇头道:“我在县中并无旧识、亲朋,难道去县中要饭不成?”

    陈主簿听后笑道:“你这娃儿,我带你回县里,难道还会让你露宿街头?”

    “我还这么小,你不要骗我。你是不是打算,把我卖给什么人当儿子?”

    方晨摆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还真让陈主簿有些束手无策。

    明明是好心将他带去县中,入县学,日后取个童生之名,怎得感觉和要卖了他一样?

    还有!把他卖给别人当儿子?

    圣贤书吃到狗肚子里了?

    陈主簿颇为无奈,他看上去很像是那种伤风败俗的奸诈小人吗?
为您推荐